看了《白夜行》電影,無可否認韓國導演比日本導演較懂得說故事,一本厚重的小說改篇成電影,最基本就要懂得取捨、改良情節,君不見《20世紀少年》被日本人拍了十小時的電影三部曲還是支離破碎的?《白夜行》電影版算是拍出了一個完整故事,就沒有讀過原著的鼻兄來說,他單看電影算是滿意了,不過作為讀過原著而又認為這是「最好的東野圭吾作品」的粉絲,我自然會吹毛求疵的感到有點失望。
「在我們的頭上沒有太陽,一直都是夜晚,但是卻不覺得黑暗,因為有能代替太陽的人在。」
《白夜行》是指男女主角「只希望能手牽手在太陽下散步」,可惜他們的人生不容許。
《白夜行》小說最好的地方,就是那是一本講述一男一女的成長故事,由1973年說到1992年,差不多廿年的日子裡,男女主角為了生存而犯罪、不擇手段的,道出他們人生的絕望和冷血無情,而推理、查案的環節只是配菜,讀到結局時那更是絕望的沸點,讓人為犯罪者流下同情的眼淚。
可惜的是,書中最好看的就是男女主角撲塑迷離的關係,原著中從來沒有直接交代二人是朋友、是共犯,女主角每每遇上阻滯,男主角就暗裡幫她「消滅」阻滯,然而電影中卻明刀明槍的說出男女主角一直聯絡,有對話、有交流,削弱了懸疑和張力;而原著中最悲情的一段
是男女主角青少年時代的故事,偏偏電影就輕輕帶過;最令人失望的就是結果一幕男主角死在女主角跟前,原著中女主角仍然無動於衷,冷血得令人心寒,亦同時道出她的人生就是如此悲哀,而電影中孫藝珍實在表露出太多感情,擺明要讓觀眾給她同情分,讓角色加添了人性,失卻了原著結局帶來的震撼。
大概那就是文字可以帶來的想像空間,而電影(或是導演、電影公司)不能夠冒險將男女主角拍成零交流吧?
至於日劇,不是太大興趣去看。

內容簡介
在白夜裡,沒有人性這種東西!一部刻劃童年傷痕的悲傷物語,一個深不見底的惡意深淵,一段至死方休的遁逃之旅,一首燃盡生命的愛情戀歌,以及,永無止境的闃暗白夜……。
他們為什麼如此輕易地抹煞別人的性命?他們為什麼毫無愧疚地奪取別人的靈魂?一九七三年,大阪的廢棄大樓發現了一具他殺屍體,被害者之子桐原亮司與嫌疑犯之女西本雪穗,就此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桐原亮司拉皮條、盜賣電玩軟體、隱姓埋名竊取商業機密,不斷向下淪落;雪穗由親戚收養,就讀明星學校,成為同學豔羨的對象,儼如上流名媛。然而,兩人身邊的人卻紛紛遭遇不幸,甚至死於非命,這是命運無情的操弄,還是潛藏著駭人的真相?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