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不理橋段是否抄襲《金田一》,起碼我從未在電影中看過不老症這條橋,加分;姑且不理仔仔演技有幾爛,我認為這個故事實在太難拍,大概在香港cast不到如《the Sixth Sense》中那位天才童星,結果觀眾因為演員不稱職而投入不了,那是導演的罪過而不是故事有問題。
其實導演處理恐怖嚇人的畫面很稱職,opening scene的墮樓男及兩眼插釘女的visual都令人印象深刻及眼前一亮,拍出活生生的恐怖,可惜太多的恐怖元素加上謎底過分殘酷,反而令普遍觀眾在謎底揭盅時轉不了彎:吓?唔係有鬼咩?吓?唔係人格分裂咩?
有看了電影的朋友在我未看之前跟我說,我一定會「界」凳,而且是一行凳;我一邊看電影一邊心想:千萬不要是「有鬼」or「人格分裂」,否則我一定「界」凳,結果答案是「不老症」,即時舒口氣。仔仔的一句:「如果我係鬼,你係咪容易接受一啲?」這句反諷,正面挑戰觀眾能耐,真的拍爛手掌。
當然,故事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最失敗就是答案由仔仔一個blah blah blah說出來,學校明明有教過「show,not tell」的理論,難道杜同學冇學過?抑或譚老師冇教過?幸好我當年跟Linda和阿Ann學寫作。
不過,剛剛發現新大陸:荷里活07年拍了一齣《孤疑》(Orphan),同樣是「不老症」,不過今次是小女孩被領養,還覬覦男主人,而真正身分是殺人犯!sound intersting!之前看完《殺人犯》,我第一個感想就是:如果是荷里活production,說服力是否強一些?好,拭目以待。
《孤疑》(Orphan)簡介
年青夫婦凱蒂與約翰因為夭折的孩子而大受打擊,使他們的婚姻及凱蒂脆弱的心靈都蒙上陰影。夫婦二人決定要領養一個小孩以助他們走出陰霾,他們在孤兒院中遇上討喜的小女孩艾絲特時,便決定要把她帶回家。在艾絲特成為凱蒂家的一份子後,接二連三的怪事卻隨之發生,讓凱蒂禁不住相信,艾絲特並非普通的小女孩 – 她並非如外表一般的純真可愛。為了保護她的家人,凱蒂嘗試讓約翰及其他人看清楚艾絲特的真面目。只是,所有人都不理會她的警告,直到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開畫日期: 2009-08-27
補充1:《孤疑》(Orphan)由《恐怖蠟像館》導演贊美哥勒施拉(Jaume Collet-Serra)執導,so far我到現在還不敢看《恐怖蠟像館》...
補充2:美國領養協會聯盟(簡稱CCAI)杯葛《孤疑》(Orphan),斥責電影公司歪曲事實,令到不少領養家庭蒙上陰影,甚至影響全美12.9萬名孤兒的前途。為甚麼又沒有領養組織投訴《殺人犯》呢?大概大家除了識得罵它是爛片之外,根本不想再細想電影了。
補充3:蘋果日報:
不老症狂魔與西片雷同 港片《殺人犯》抄襲羅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