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與夜



一晚連看《Night Watch》(守夜神)和《Day Watch》(守日神)DVD,非常滿足。

年前在國際電影節看《Night Watch》,被「俄羅斯科幻片」的包裝吸引入場,不負所望,令人驚嘆俄國的電影CG做得如此好,故事取材自俄羅斯作家Sergey Lukianenko,聞說電影有續集《Day Watch》,很讓人期待。

結果《Day Watch》沒有在戲院上正場,唯有看DVD,看之前又發現第一集的記憶有點模糊,所以一次過play四個鐘,過足戲癮。

不過真的有點失望,第二集故事支節太多內容鬆散,又太多犯駁位,尤其在重看第一集之後看,相形失色。

真很喜歡這部俄羅斯科幻電影系列,人家在俄羅斯隨便在街上取個鏡頭都美得驚人,而故事又有吸血鬼、人變老虎、巫術、咀咒、正邪大戰一大堆五花八門看得你眼花撩亂的超現實元素,完全滿足了觀眾的需求。

俄羅斯作家Sergey Lukianenko被稱為俄羅斯「科幻文學之父」,這部科幻系列,首部曲《Night Watch》,其後是《Day Watch》、《Twilight Watch》(美版《Dusk Watch》)及《The Last Watch》。據知電影只拍三部曲,暫時拍了第一、二部,《Twilight Watch》要2009年才上映,望穿秋水。

故事內守夜神(Night Watch)和守日神(Day Watch) 互相監測,以平衡人間和平,電影好看之處是角色無須穿上甚麼超人戰衣,只要穿普通人的fashion,而武器又不用設計甚麼死光槍,只要一支裝上紫外線燈泡的手電筒就行了,而守夜神和守日神之間還會用MSN通訊,非常生活化!一種充滿生活感的reality與surreal的故事背景加上CG特技,組成了一個奇特而吸引的世界。

Plot:

For as long as humanity has existed, there have been "Others" among us; Witches, Vampires and Shape-Shifters who are soldiers in the eternal war between Light and Dark.

Light Others protect mankind from Dark Others, who plague and torture humans.

Over 1000-years ago a truce was struck between Gesser, Lord of the Light, and Zavulon, General of Darkness. They agreed that no one could be forced to good or evil, people must choose freely for themselves. To uphold this truce, each side established underground forces; the soldiers of the Light would be called Night Watch, making sure Dark Others obeyed the truce. And the soldiers of Darkness would be called Day Watch, to do the same.

Quoted from the offical site: www2.foxsearchlight.com/nwnd

嚇死你



因有換票證的關係,竟然去看了《嚇死你》!

女同事比我早兩天看了,回來大罵,說狗屁不通冇頭冇尾不知所謂,重點是「零恐怖」──明明電影賣點是甚麼「史上最恐怖」之類的硬銷句子,好奇一:真的不恐怖嗎?好奇二:同事說故事「冇頭冇尾」,反而很期待一個冇頭冇尾的恐怖故事!

結果,我和張先生都一致認為這齣人人喊打的《嚇死你》很有介紹給朋友看的價值!不過請留意,有價值的比例是全片的三分一,電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由李燦森擔主角的《十三么》純粹得啖笑,而第三部分完全可以不看,拍得太爛,不想多說。

而電影第二部分《你個心好強壯》是全片的賣點,由江若琳當主角,也就是同事口中「冇頭冇尾」的故事──電影開首一連串montage:江若琳驚青抖大氣close up、廚房、女人在煮人肉、跑、有人拿斧頭追來、升降機、黑暗的走廊、江若琳用斧頭劈保安員、江若琳躲在櫃裡......差不多每個shot都重覆三次才轉下一個shot,起初看有點煩,不過看了幾個shot開始感受到那種不自然的恐怖感──從來,剪接於電影是製造恐怖最利厲又最容易的技巧,例如jump shot、fast motion、slow motion,由不自然引起的不安。

然後,在montage過後,開始完整地說一次故事了,不過仍然是沒有解釋,沒有時間空間局限的情節,江若琳仍是不停被追殺,要不斷的跑......那些畫面,就是「噩夢」,就是我們平時會發的噩夢,沒有時間空間局限,江若琳從「家裡」跑出來,搭了一程升降機之後來到「寫字樓」,走過些變了「課室」......所有人事物都沒有註解,導演用鏡頭把「噩夢」重現在銀幕上,很純粹利用剪接、燈光、場面調導營造氣氛,像是學生時代的editing project。

如果你沒有閒錢閒情買張飛看三分一齣戲的話,個人認為日後買跌價VCD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DVD就免了)



後記



讀了些網上評論,網友大力批評電影第二部分「毫無劇情」,又批評江若琳沒有角色名字對白,有指導演show off唔知拍乜......只有人說第一部分or第三部分好看,而第二部分是垃圾。

真的令人生氣。

觀眾看慣了「同事三分親」,對反傳統的作品總是不能接受。

電影第二部分很有Buñuel和Dalí的《Un Chien Andalou》和Maya Deren《Mashes of the afternoon》的味道,當然,那些唾罵《嚇死你》的觀眾根本不知道「安德魯的狗」不是一條狗。






在入戲院之前發生了一件意外──張先生先拿換票證去畫位,我一心以為他去apm百老匯,結果他竟然去了「銀都戲院」!他說,在銀都看恐怖片比較有氣氛!畫位的時候還是全院沒人坐!......我那種又要看又要驚餐飽的恐怖片mania,唯有硬著頭皮頂硬上......在入場前我還一個人上廁所,銀都的廁所比影院更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