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電影《蜂蜜與四葉草》,非常失望。
一直很喜歡這部漫畫,甚至比《nana》更愛。喜歡作者對青春的細緻描繪,寫出了「青春的哀愁」,一個不真實的故事背景加上活生生的人物感情,節奏明快,情節豐富,笑聲中又帶著眼淚,是一部讓人看得很開心又傷心的漫畫。
然後,漫畫紅了,有人找來拍電影,拍出個一塌糊塗。
導演似乎只顧cast一堆跟原著貼切的演員,又只顧著堆砌美術學院的setting,完全忽略了《蜂蜜與四葉草》的精髓──故事主人翁的感情和成長歷程。電影中的人物完全沒有感情(or只是片面而膚淺的感情),完全不能讓人感動。
一套十集單行本的漫畫,濃縮成兩個鐘當然不是易事,但是真的唔該導演不要隨便的抽幾個可以接得下去的場口出來拍了就算,偏偏這個導演沒有慧根,選的場口沒有意思,還自作聰明的加一些「幻想」去填補空虛,結果故事說得不清不楚,超差。
漫畫之所以好看,是因為每一個人物都有一段讓人深刻的故事,而電影竟然完成skip去所以值得拍的情節,以下是我個人認為非常重要而導演偏偏不拍出來的plot:
1. 森田忍常常失蹤所以讀來讀去都未畢業,是因為他要去賺錢贖回他父親給人騙去的公司;森田忍的哥哥一直迫森田忍去賺錢,看似冷血,卻是因為他自卑和缺乏愛。
2. 山田暗戀了真山多年,每次遇到真山又再痴戀理花,她就發著脾氣做陶藝(但電影竟然交代山田和真山在電影開始剛認識...);真山對理花是真實的愛,默默的付出,而不是變態佬一般的行徑。
3. 森田忍跟花本惠初相識時,曾用石膏倒模了惠的小小腳印,還當標本鑲起來,大家都當他變態;後來森田用倒模的尺寸去買了一雙很貴的鞋送給惠,那一段故事很感人。
4. 竹本有一段時間去了踏單車四處流浪尋找自己,當中曾四處打工,有了很多人生體會;電影中只交代他像個傻仔去踩下單車,又用一個阿叔說一句「年輕真好」就敷衍交代竹本的人生主題,超hea。
5.......
我明白《蜂蜜與四葉草》很難拍得好,那就別拍吧,拍得慳皮又隨便,拍不出「青春的哀愁」,卻拍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死o靚仔的無謂故事。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