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神探》,很失望,故事抄不要緊,問題是沒有驚喜。
有人看了說太深難明,有人看了說喜歡它的複雜高深,結果開場前一天讓我知道了故事大橋根本不是original──你們有看過《異能者》嗎?
故事太多地方沒有解釋,太多人物欠development,太多情節夾硬來。
就如尼說,「大家期望太高」,所以失望。
导演: 唐大年
编剧: 赵赵
主演: 田原 / 浦蒲 / 宋宁 / 吴晓亮
剧情简介:《青春期》是從兩個女孩的視角,講述了一個關于青春、關于夢、關于人生的必然和偶然的故事。安靜內斂的女孩喜兒和宋甯演繹一段糾纏十幾年的愛情。熱情,慷慨、幻想,絕望,所有這些青春的傳統品性──除了青春以外的所有品性──都是與我們生命同生同滅的。這些感情就是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可是青春的柔情呢──那種精力充沛的懶散,那種孤芳自賞的情懷──這些只屬于青春,並且與青春一起消逝。
13駭人遊戲
泰國 Thailand / 2006 / 彩色 Color / 35mm / 113 min
泰語對白,中、英文字幕 In Thai with Chinese and English subtitles
導演 Dir: 楚克薩克瑞科 Ma-Deaw Chukiatsakwirakul
主演 Cast: 庫薩達蘇庫尚 Krissada Terrence , Achita Wuthinounsurasit , Sarunyu Wongkrachang , Nattapong Arunnate
人生如遊戲,但如果一場遊戲一場凶,一玩便踏上亡命不歸路,你可夠膽挑戰?行將失業的推銷員某日接到神秘電話,聲稱只要參加遊戲完成十三個任務,便能得到一億元獎金。參賽者必須把自我愛情道德宗教拋諸腦後,更不能中途放棄、查探遊戲起源和告訴他人有關遊戲的一切。十三個不可能的任務,驚心動魄甚至滅絕人性,生命無 take 2 ,要在死亡遊戲中做 survivor ,就當步步為營。影片在懸疑驚慄中審視人性,同時不失幽默,泰國上映時掀起網上討論熱潮,並立即被荷里活睇中買下重拍版權。 25 歲的小導演創下票房傳奇,你可會是下一個?
DOUBLE DARE is a double-barreled, action-packed documentary about the struggles of two stuntwomen in male-dominated Tinseltown to stay working, stay thin, and stay sane.
中國 China / 2006 / 彩色 Color / 35mm / 103min
普通話、上海話對白,英文字幕 In Mandarin and Shanghaiese with English subtitles
導演 Dir: 唐大年 Tong Da-nian
主演 Cast: 田原 Tian Yuan, 浦蒲 Pu Pu, 宋寧 Song Ning, 吳曉亮 Wu Xiao-liang
青春叫人懷念,縱然回憶總是甜苦交煎。高中生喜和七七同樣愛上學長,將暗戀心事少女情懷化成不能說的秘密。七七的謎樣性情,吸引著同班的內向男孩永亮。當明愛暗戀落得若即若離,徒令青蔥歲月更添朦朧淒美。歲月無情,被社會被工作被生活磨平的昔日同窗,再聚時也只能追憶往事,無奈茫然。難得一見的中國現代青春片,沒有成年人在指指點點,田原穿上校服談情說愛,大放異彩。
我等唔到下年先睇喇,好想好想好想睇!
Michel Gondry新作,有張先生至愛Jack Black!淨睇Trailer已經笑到標眼水!
睇住production journal,頂住癮先......
http://www.director-file.com/gondry/bekind.html
七一回歸,慶祝活動比胡生看的精采,起碼我們不用看那些一丁兒也不文藝的文藝晚會,只是跟朋友摸下酒杯底清談一個通霄,再看一齣中文片名改得比原裝更cheap的《索女‧喪屍‧機關槍》(planet terror),心情比北區上課嗑藥的小朋友更high。
六月三十日,七一前夕,首要任務是去我媽咪屋企接回窩窩,好讓七一時一家團聚。然後晚上跟姊妹們來一個wine party,一聚就一個通霄,盡興非常。(謝謝stepky供應的house wine。)
七一,一覺醒來己是下午四點幾,是日本之行之來自然醒的好眠,滿足。吃早餐時覃生就打電話來相約,決定就去看《索女‧喪屍‧機關槍》,說真的,如果不是七一假期, 《索》就沒有搶閘午夜場了,我們就要多等四天才能夠high一晚了。
原本是想看Quentin Tarantino的《玩命‧飛車‧殺人狂》多一點,起碼我是kill bill的死忠粉絲,加上大學時代在課堂上看Robert Rodriguez的《Desperado》非常難受──我真的很受不了男主角的charming──直至這一晚看了《索女‧喪屍‧機關槍》,我真的對Robert Rodriguez五體投地!
相信很多朋友會因為《索女‧喪屍‧機關槍》中喪屍這兩個字而完全ingore此片(當然我的喪屍愛好者朋友例外),但是我真的要鄭重推荐大家入戲院看一看,因為我們實在太長時間沒有being entertained,Robert Rodriguez不是普通的導演拍一齣普通的爛片,而是一個黐線的導演拍一齣好黐線的爛片,他自編自導自己監製,還自己做DOP自己做Editor,就連music都是自己做,真的不得了,而main point是,我是一個根本不喜歡看喪屍片的人都非常喜歡這部戲,它實在拍得太好了。
朋友肥仔認為未夠喉,大概喪屍未夠多&索女露得太少吧,anyway,as一個cult片外行人來說,我淨看女主角Cherry Darling那隻機關槍左腳飛上半空凌空發炮掃射敵方的一個shot已經夠喉,再加上opening的fake trailer《Machete》誠意實驗滿分,片中間扮唔見菲林出句「missing reel」然後skip了重要劇情更是一絕!總之就兩個字:好得!
片尾曲那首好好聽的歌是女主角Rose McGowan唱的,令我覺得她更索。
電影節感人之選,就是《Travelling with Yoshitomo Nara》。
喜歡奈良美智,大概只限於對大眼倔強小女孩有著一點點的感覺,最近喜歡的是十二月三十一日買回來的「Too young to die」煙灰缸,不過對他的認識還是不多,就是跟他大部分的女fans一樣,覺得「奈良美智」是一個brand name,一個代表有點品味,但又很卡哇依的一種美學欣賞,最主要的,還是跟別人說:「我喜歡奈良美智。」時所持有的「有型」,僅此而已。
看了《Travelling with Yoshitomo Nara》這齣documentary,終於真切的體會到奈良美智所有作品的意義──寂寞,無盡的寂寞,如小孩子般不懂表達自己的寂寞。
奈良美智的fans之中,有一個7歲大、來看首爾的小女孩,看了她的故事,很感觸。
她說,在不快樂的時候,會喊著奈良叔叔的名字,然後就不哭了。
只是搧情嗎?
後來,女孩的母親寫了一封很長很長的thank you letter給奈良美智。
女孩的母親本身也是一個以藝術維生的人,從不希望子女走上同一條賺不到錢的路。她的女兒從小在鄉下長大,直到上小學時,才來到城市居住。小女孩一直渴望回到鄉下跟小溪、樹木做朋友,也渴望繪畫,但她知道她母親不喜歡,所以一直抑制著情感,直至她接觸到奈良美智,她終於跟母親說出心底話:「媽媽,我長大後要當畫家。」
奈良美智也感受到,只有這個7歲大的小女孩,用最純真的心去看他的作品,而且有著共鳴。
看著奈良美智畫出一大幅哀愁大眼小女孩畫作,真的很震撼。
身體微恙,走了一趟青松觀拜山,只夠氣力看Las von Triers 的《The Boss of it All》,放棄了《Light in the dusk》。
《The Boss of it All》比想像中好看,原本最壞打算是當年看《愈笨愈開心》的頭暈暈,或是看《Dancer in the dark》的心戚戚,原來今次只是以荒謬黐線的故事加上非常密集的諷刺言語去刺激你的神經,邊看邊笑,很易入口,亦容易消化的一部Las von Triers作品。
走出葵青劇院,張先生心情異常興奮,因為電影excatly正在講述他舊公司的文化。
well,真的很警世呢。
愈扮愈開心 The Boss of it All
導演:拉茲.馮.特艾爾 丹麥 2006 彩色 99分鐘
特艾爾拍完重手出擊的美國故事,回到《愈笨愈開心》(23屆)的遊戲人間,向公司文化開刀,打正旗號由內容到形式通篇一齣荒謬劇亂放笑彈,卻彈無虛發人人中招。狡猾波士自貶做阿二,虛擬網絡大老細在公司內外做盡醜人。但大主顧指定要見阿大,波士惟有請出演員老友假扮。點知演員玩大左,更送佛送到西現身公司,不知就裏變了個眾矢之的。雖是玩世作,但諷刺與自嘲的功力更勝之前嚴肅的三部曲。玩隨機電腦攝影,意想不到的鏡頭效果與導演及人物的癲得情狀相得益彰。
每個人都寂寞。
寂寞由《青少年哪吒》蔓延到《河流》蔓延到《你那邊幾點》蔓延到《黑眼圈》。
I don't want to sleep alone.
一個人在異鄉,沒有溝通,沒有錢,沒有睡的地方,只有寂寞。
另一個人害怕一個人睡,在街上帶了一張床褥和一個人回來陪他睡,結果那個人要離開他,還帶走了他的床。他氣得想用罐頭蓋殺了他。
另一個人有一個丈夫,卻沒有愛情。
三個人最後一起睡,不再寂寞。
我也很怕寂寞,有衝動拍齣「I don't want to eat alone」,對了,我最怕一個人吃飯。
看了《刺青》,比想像中好,可惜太多場口過於冗長,節奏爽快一點會更好。
isabella的演技好多了,大概是她手長腳長很適合演一個假男人吧。楊承琳的演出是expected的,不過演一隻被遺棄的小動物亦算稱職。
主題曲清唱出來比較有感覺。
小茉莉
清晨下了一場雨 露水沾濕了小茉莉
白色花瓣純潔又清晰地聞著妳的呼吸
晚風吹拂青草地 夕陽染紅了小茉莉
微笑綻放不言也不語看不透妳的秘密
月光靜靜 薄暮籠罩小茉莉
凝視著妳 捨不得離開妳
月光靜靜 薄暮壟罩小茉莉
等候著妳 走進我的夢裡
小茉莉 是否妳會把我忘記
小茉莉 請記得我 還在這裡
小茉莉 在枝頭上自然美麗
小茉莉 請記得我 不要把我忘記
看了《Azumi》,上戶彩沒想像中姐手姐腳(雖然都幾係),不過電影過於賣弄她的大眼嘟嘴,嚴重忽略了武打片中武指的重要,即是說,武指超差,剪接又差,打得不爽,人看了更不爽。
算了,as一齣preview,感覺比上一次看《雙子神偷》好多了。(唉,除小明先生還會拍續集,陰功!)
看了《shortbus》,還說那場cross cut的幾場床戲很爆,又說甚麼探討同性及異性之間的sex problem,結果只是虛張聲勢,觀點與角度都非常老生常談,可歸類為一齣「悶之鹹片」。
唉,早百年前已經看過了,毫無驚喜。
p.s. 謝謝lolo的日本手信!
p.s.2 ting ting, 對唔住我們等唔到十一點,下次一定預你喝酒的。
很想看Marie Antoinette,為的當然不是捧Sofia Coppola的場,而是為了看Sofia Coppola拍出來的Kirsten Dunst,雜誌上說,很像很像The Virgin Suicides:青春、墮落、青草地,令人懷念及期待!
很多人大罵Sofia Coppola拍瑪麗皇后拍得不知所謂,大概那撮人曾經「欣賞」過Lost in Translation吧?基本上我根本不覺得Lost in Translation 好看,劇本普通概念唔新鮮,唯一功德是捧紅了Scarlett Johansson──一個連Woody Allen也迷上的女子(雖然我不明白倫伯看上她的甚麼難道是胸前那2團觸目驚心的肉?)。
有人說, Lost in Translation之所以得,因為有Scarlett Johansson,而 Marie Antoinette 之所以唔得,是因為換上Kirsten Dunst,可惜我還是喜歡Kirsten Dunst多一點──從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的尖牙小鬼到Virgin Suicides 的無敵美少女到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在床上彈彈下的索女(蜘蛛女一角可以忘記),都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
至於Scarlett Johansson,真的很紅,紅到可以大brand找她拍廣告而不用sell 甚麼 concept了。
karolism
"This is my secret film journal to share with somebody else..."
i love cinema Copyright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