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得到優先場的票,也就錯過《黃金甲》了。
看罷電影,張先生的四字comment是「娛樂片王」,而我的,是「喜出望外」。
從來就不喜歡看「千軍萬馬」的片種,也以為《黃金甲》又是另一齣《英雄》or《十面埋伏》(事實上兩齣我也沒看過,所以看法也是很偏頗的),結果《黃金甲》卻是一部很奇怪很奇怪的片,故事簡單、對白不多、節奏慢,對張藝謀來說也許已經是很commercial的一次,對觀眾來說卻是很artistic的,對了我的胃口。
外國影評對《黃金甲》評價很低,說甚麼「又是一部為參展而拍的電影」,他們說已經看膩了這類中國古裝齋show華麗的片子,卻看不見華麗背後的悲哀。
如果張藝謀不是捱到這等光景,那就沒有這樣子的budget去讓他發神經的把每一格菲林蓋上黃光,也沒有budget去找這等cast的演員來演,也沒有budget去拍一個顯淺易懂卻用上兩個鐘去說明的道理,說真的,很appreciate張藝謀的發神經。
撇開節奏慢不說(可惜香港人慣了快,忍不得慢),電影真的很好看,好看的是奚仲文的美術指導,是過火了,不過真的目不暇給。好看的是程小東的動作指導,超得,場口不多,卻滿足了上回看《墨攻》的「唔夠喉」。好看的是casting,鞏俐真的老了,演出母親的感覺;劉燁演的廢柴不夠搶眼,卻新鮮;周杰倫的角色真的選對了人,因為他是出了名的孝子,對著鞏俐交足了戲;周潤發的普通話說得怪,不過他那擠眉弄眼彷彿有神經病的演技的確很討人厭,算是演活了暴君的角色。總的來說,所有cast都找對了人,雖然大家的戲都over了,不過比看翡翠劇場還差很遠,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這是一個以華麗去包裝的極端暴君的故事,ending的時候,當王后和二太子謀反失敗,菊花台上染滿了鮮血,黃金戰士死清光,皇帝揮一揮手,全宮的下人就來收拾殘局,把遍地屍骨清走,用水沖走血污,掃走殘花,再鋪上新的地毯,換上新的菊花,頃刻,皇宮回復了規矩──獨裁而高壓的管治下,反抗規矩的都給殺,殺過了,就清走屍體,裝作沒事發生一樣,那情景似曾相識,就是記憶裡青年人螳臂擋車,給車輾過後煙消雲散;就是記憶中青年人去廣場聚集,結果有人永遠沒有回家。而事情就像地毯下的血跡,永遠給蓋著。
所以很明白為甚麼外國人對《黃金甲》沒有感受,而我們大受感動,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後記
不過呢,大家千萬別把《黃》當作甚麼史詩式巨作、歷史片來看,因為它根本就解不通,所以呢,當是娛樂片來看,歷史呀感情呀笑過就算,齋看visual上的刺激就夠你在聖誕假期hea兩個鐘了。
有朋友大罵《黃》,我只可以說,我會在不好看的東西中看出可以看下去的,例如《黃》的美指、武指和hidden message,又例如張先生......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