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混亂

看罷法國電影節開幕電影《Immortal》(一直跟朋友說看《諸神混亂》,沒人曉我說啥,原來港譯名為《妖獸世紀》),只覺雷聲大、雨點小。


沒錯,這是法國著名同名漫畫改編,是CG的鉅作,故事說著2095年人、神、魔共存的未來世界,聽起來是絕對的吸引,可是電影看起來就是不能令我投入。


聽說,原著漫畫本身故事佈局零碎,結果電影非常忠於原著,場與場之間像是被割走一截,使我這種領悟力有問題的觀眾看得吃力,看了半天還是不清楚那個人、神、魔共存的世界當中有哪幾個分域,簡單點來說,我就只分得出哪一個是神,卻有時還分不清片中出現的是人還是魔,況且那所謂的「神」也不過是外星人吧?然後,我只好以「人」和「不是人」來分別片中人。


說說那偉大的computer graphic吧,那是此片非常有趣的地方。片中可見有真人演員的演出,包括男女主角;另外有大部分的人物是3D animation造出來的(雖然有點失禮,不過我真的想起《狗狗震》那些電影……),然後我想,究竟導演以甚麼根據去決定哪一角色選用真人、哪一角色選用CG人物呢?以平常的做法,當然是難以用化妝技巧來造型的角色,我們會用CG人物,因為那比較方便和接近劇本想表達的影像,可是,這個法則在此片中完全不成立。例如是不知名生物的女主角,她是白皮膚、藍髮、身體異常的異生物,她是由真人所扮演;而一名腦滿腸肥的典型政客,卻是用CG人物。難不成導演利用真人演員去演人的角色、CG人物演神、魔的角色?也不是。結果,看得一頭霧水。(也許我不用那麼偏執去看待這齣戲……)


若要談論CG的可觀性,不能否認那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造出一個科技先進而設計老舊的紐約城來,畫面一直維持著一種灰灰淡淡的color tone,令人覺得那個世界蒼茫又無奈。加上片中除了神、政客、醫生、警員出現的場口之外,完全沒有呈現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細節,觀眾對那個世界其實看得不太真切,所以更加對故事印象模糊。


不得不提,片尾的一場「男女主角於巴黎鐵塔相逢」,以假的廠景加上key上去的天空遠景,比TVB的七點檔更難以說服人,不過很有《金玉盟》的浪漫;而最後一個鏡頭的CG藍色鴿子咬破一白鴿喉嚨的象徵意義明顯太過結果變得低能,男友大笑說那是故意營造的笑位。不過總的來說,我喜歡此片間中帶點early cinema的粗糙表現手法。


在看這電影之前,我完全沒有看過任何原著、電影介紹、影評之類,現在我開始好奇,究竟影評人如何寫故事大鋼呢?是「神也有性需要,於是到人間尋找合適的女子傳宗接代」嗎?


我真的很膚淺,所以我決定看看原著漫畫來惡補,但願我會領會到比片的文化和深度。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