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end,看了《盛夏光年》,和big big完場時被記者截住,問我們有甚麼comment,和big big你眼望我眼,真想笑,只有答:「它令人想起student project...」反而記者說他在中途睡了。
電影不是不好看,只是沒那麼好看,千萬別說它像《藍色大門》,那太對不起易智言了。說回《盛》,對白肉麻,令人雞皮疙瘩(又想起《傷城》了),但還好是台灣片(即時加分)而且拍攝技巧OK,都可以一看。
在電影一放完roll ending credits時,我忍不住爆了一句「搞乜X野呀?」,這片最最最爛的就是2個男主角的床戲,為拍而拍,滿足觀眾既定的expectation (張孝全的屁股真的很有看頭),沒有必要吧?明明片中張孝全是直的,卻因為不想失去很愛很愛他的同性好朋友張睿家,就跟他上床了,nonsense;然後,床也上了,人家張睿家跟你表白,張孝全卻還可以裝作不知道人家很愛很愛你,說一句:「我們永遠是好朋友。」只差沒說「no matter how hopeless」罷了(quote from 《Titanic》的阿Rose,老土中的masterpiece),結果張睿家還可以感動得淚流滿面,totally nonsense!
陳小姐嘗試為劇本解拆,說同性戀行為與同性戀傾向是兩碼子的事,張孝全對張睿家有的是性衝動而不是愛,所以電影道出了同性戀的悲哀......沒錯,是很悲哀,但是麻煩導演編劇把這段床戲交代得make sense一點,如果張孝全最後還是跟張睿家「做」不到,我們更覺得這是make sense的悲哀啊。
anyways, as a free ticket, this is a good movie.
青春

很想看Marie Antoinette,為的當然不是捧Sofia Coppola的場,而是為了看Sofia Coppola拍出來的Kirsten Dunst,雜誌上說,很像很像The Virgin Suicides:青春、墮落、青草地,令人懷念及期待!
很多人大罵Sofia Coppola拍瑪麗皇后拍得不知所謂,大概那撮人曾經「欣賞」過Lost in Translation吧?基本上我根本不覺得Lost in Translation 好看,劇本普通概念唔新鮮,唯一功德是捧紅了Scarlett Johansson──一個連Woody Allen也迷上的女子(雖然我不明白倫伯看上她的甚麼難道是胸前那2團觸目驚心的肉?)。
有人說, Lost in Translation之所以得,因為有Scarlett Johansson,而 Marie Antoinette 之所以唔得,是因為換上Kirsten Dunst,可惜我還是喜歡Kirsten Dunst多一點──從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的尖牙小鬼到Virgin Suicides 的無敵美少女到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在床上彈彈下的索女(蜘蛛女一角可以忘記),都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
至於Scarlett Johansson,真的很紅,紅到可以大brand找她拍廣告而不用sell 甚麼 concept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